台語唸成:阿婆ㄚ ( 'ㄌㄤ)港, 這是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俚語,意思是 "遶跑",也有很不光彩,鄙夷的含意在裡面,  從來沒有去深究為何以ㄚ婆為取笑對像, 直到最近在探討台南歷史古蹟的網站看到這個典故.

  這故事要從1895年日軍接收台灣時講起, 當時日軍兵臨台南城下時,台南士紳央請蘇格蘭傳教士巴克禮與日軍乃木希典大將商談,希望日軍和平進城,不要濫殺無辜,巴克禮銜此重任,先派遣同是傳教士的余饒理弟兄到安平了解當時狀況,余饒理回信說許多難民登船準備逃往中國,清廷守軍將領劉永福已先化裝成ㄚ婆逃往廈門,黑旗軍也都把軍械收繳,....

   經巴克禮與乃木商談後,乃木基於尊重外國傳教士,答應和平進城,這段故事在台南歷史居於非常關鍵,使台南免於遭重大傷害,巴克禮牧師因此與台南歷史緊密的結合, 如今台南市東區的巴克禮公園就是為記念他而取名,巴克禮公園的成立也是一個傳奇, 也是台南很珍貴的自然資產. 余饒理先生後來擔任長榮中學的第一任校長.

  後人取笑劉永福的臨陣脫逃, 於是才有"阿婆蒗港"這句俚語

50年後,中國人又再度進城, 掀起腥風血雨,湯德章先生被槍斃在石像公園,該處現為湯德章公園.

 如果很不幸,台灣未來要再來一次政權轉移,蒗港的是誰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